海南民族宗教事务发展研究中心


  • 2024
  • 08/31
  • 16:51
  • 科研平台

  • 23
  • 浏览量
一、中心负责人

      肖芒,民族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海南自由贸易港领军人才,海南省教育领域“银发精英”汇聚计划人才。2021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南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主持人。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关系及民族发展研究。

二、研究团队

三、研究骨干
(一)肖芒


      肖芒,博士、编审、三级教授,三亚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硕士生导师,海南自由贸易港领军人才。曾在浙江传媒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任教12年,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4部,合著8部,发表论文50余篇。

1.民族研究类学术著作
(1)专著《双重文化影响下的回族婚姻》(25万字),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
(2)专著《中国云南1000名戒毒者透视》(15万),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有限公司,(12万字)1999年5月第一版;
(3)专著《中国汉族家庭实录——丹青书香谱》(10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4)主编、主撰《宣礼声中的求索》(3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5)主编、主撰《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回族》(24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6)主编《走进田野——云南大学跨世纪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纪实》(20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7)策划、主编《云南民族村寨文化》(图文集),(6万字,170多幅村寨图片),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8)合著(排1)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化丛书《莲花秘境里的女人——门巴族》,2022年底出版,已交云南民族出版社。
(9)专著《神秘商人李达三》15万字,等出版。
(10)专著《社区.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社区实证研究》,世界华语出版社,202310.
2.民族研究类论文
(1)发表论文《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刊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2)《回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六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1年第三期全文复印;
(3)《编辑的定性、定位及精品培植》,载《学报编辑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试析回族的亲属制度》,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二期;
(5)伊斯兰教的“五功”与回族妇女的健康,刊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三期;
(6)《论伊斯兰教饮食习俗对回族穆斯林健康的影响》,刊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六期;
(7)《半个世纪云南少数民族家庭的嬗变》,刊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五期;
(8)论文《双重文化构建的回族婚姻——云南通海县纳家营村回族婚姻考察》,刊载于《思想战线》,2002年第六期;
(9)田野调查《为六姑招魂》(日文),发表在日本东京比较民俗学会主编的《比较民俗学会报》2001年第三期(总第22卷第4号)上;
(10)《云南少数民族婚姻的嬗变》,刊载于中国民族学学会编辑的《民族学研究》第十三辑上,民族出版社出版,2005。
(11)《回族文化生态圈的社会功能》,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08-5-20
(12)《畲族“凤凰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
(13)《论数码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作用》,《齐鲁学刊》,2011年1期。
(14)《城镇化与民族妇女就业——回族为例》,载《社会服务与管理国际会议论文》(英文2012年ISTP选用)
(15)《固守与改变张力中的伊斯兰教》,载《流动中的传统》(专题研究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8.
(16)《现代编辑的教育理论与方略》,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
(17)《从孔孟思想的分歧探究荀子礼学》,载《孔子研究》,2012-2;
(18)《农民公私观念及公平意识的思考——以华北丰村土地再分配“流产”为例》,载《凯里学院学报》,2013-10;
(19)《回族茶点文化变迁研究》,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4-3;
(20)《论武陵山区黄连主产区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载《武陵山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调查研究》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
(21)《“非遗”光环下的保护与传承——人类学视野下中医针灸的文化探析》,载《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3;
(22)《知识、权力与流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杂居地双语教育省思》,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5 ;
(23)《怒族传统水磨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高峰论坛参会论文,西南民族大学报,2016;
(24)学术论文《论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愉悦效应》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高峰论坛参会论文。
(25)研究报告《杭州穆斯林群体当前思想状况调研报告》(10万字)提交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2012;
(26)研究报告《繁荣民族类纪录片创作措施及对策研究》(18万字)提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3;
(27)学术论文《平等与平权:〈古兰经〉对女性的权益保障》,发表于中国回族研究会微信公众号,2018-1-1;
(28)学术论文《走进田野:探秘回族》,发表于中国回族研究会微信公众号,2018-1-8。
(29)学术论文《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编辑人才“目标模式”培养——兼论编辑的教育理论与方略》,刊载于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优秀教研论文选集《集腋成裘 共襄杏坛》,四川:巴蜀书社,2018年11月。
(30)论文《农村社会工作的“有限介入”与“全域”服务》,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26。
(31)论文《海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建设》,载《兰台内外》,2022年7月15日。(第二作者)
(32)论文《乡村振兴的历史溯源、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载《农业经济》, 2023年5月15日。(第二作者)
(33)论文《绿海天涯“金门人”的和谐生态观》(上),发表于《天涯华文》杂志,2023年第四期。
(34)论文《绿海天涯“金门人”的和谐生态观》(下),发表于《天涯华文》杂志,2024年第一期。
(35)论文《海南黎族传统习惯规则的法治化思考》,发表于《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一期。(第二作者)
3.民族研究类项目
(1)1998年,主持日本世川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云南戒毒调查”。
(2)2000年,主持“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回族”。(云南大学“211”建设项目)。
(3)2002年,主持“云南少数民族婚姻现状研究”。(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课题)。
(4)2005-2007年,参研“佤族的体质研究与人类学考察”(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2008-2009年,主持杭州穆斯林当前思想状况调研。(浙江省社科基金“重点舆情”项目)
(6)2003-2007主持中国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村调研基地(回族)建设(云南大学“211”二期建设)。
(7)2006-2008,主持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民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子项目: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共处的历史和主要经验项目。
(8)主持“繁荣国产民族类影视纪录片创作对策措施研究”,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课题,2010——2012。
(9)主持2010年,浙江创新基金“杭州穆斯林的拉面经济之路”。
(10)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农民工生计模式与身份认同研究——以乌江流域四种规模城镇为例”,(主持人田阡) 2011年——2014年12月。
(11)2018-8主持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子课题《中国影像志 四川绵阳安州睢水踩桥会》。
(12)2018-9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振兴乡村体裁电视剧创新研究”。
(13)201605-201910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四川省新媒体宗教传播现状研究SC14B108。
(14)202109—20241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MZ007海南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4.团队
(1)2007—2013,编辑出版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负责人(浙江传媒学院校级);
(2)2014,“四川省卓越新闻人才”团队负责人;
(3)2016,西南民族大学“全媒体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团队负责人。
(4)2020,海南省拔尖人才。
(5)2022,海南自由贸易港C类(领军)人才。
5.专利(独立)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广告设计用展示装置   ZL2020 2 486345.6(专利证书号13146643)2021年5月11日获批
(二)陈强教授


      陈强,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广西柳州人,博士,教授。200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东部大学,获政治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三亚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2020年入选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文化、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农村社会治理等。主讲《社会学专业入门指导》、《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等课程。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获省部级学术奖励1次,地厅级学术奖励多次。合著《东南亚政治制度》获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中越关系研究(1950-1975)》获第五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学术成果
1.著作《东南亚政治制度》,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著作《中越关系研究(1950-1975)》,独著,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4年
3.著作《中国原生民主的范本——海南黎族乡村自治文化传承研究》,独著,世界华语出版社,2021年
4.论文《海南黎族传统习惯规则的法治化思考》,第一作者,《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1期
5.论文《自贸港背景下三亚乡村现代文化建设研究》,独著,《中国村庄》2024年第1期
6.论文《海南渔民在南海的劳作与生活》,独著,《海洋文化研究》2024年第4辑
7.论文《海南渔民的海洋文明初探》,独著,《海洋文化研究》2023年第3辑
8.论文《海南航海文化史之源头探索》,第一作者,《海洋文化研究》2023年第2辑
9.论文《海地的创伤——性犯罪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翻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4年第1期
10.论文《L'evolution de la medecine chinoise et son adaptation moderne》(论中医的变革与现代适应),独著,载于《Plaidoyer pour les pédagogies régénératrices et réparatrices》(为再生和修复的教育学辩护),Les Éditions de l’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出版社),2023年
11.论文《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及其社会援助》,第一作者,《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12.论文《日本老人异国养老问题探讨》,独著,《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13.论文《“候鸟”流动人口与市民化》,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
14.论文《海南黎族合亩制民主探微》,独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5.论文《社会系统理论视角的农村社区管理》,第一作者,《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16.论文《三亚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第二作者,《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2期
17.论文《海南黎族自治传统的内容、成因、性质、特点及其当代意义》,第一作者,《南海学刊》2017年第3期
18.论文《海南黎族村民自治中的农民参与》,第二作者,《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23期
19.论文《印光和康德的契合点:以信仰引领道德——兼论当代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与出路》,独著,《原道》2015年第26辑
20.论文《中国古代礼仪禁忌的性质、功能及当代价值》,第二作者,《原道》2015年第25辑
21.论文《权利个人主义与道德个人主义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和趋势》,独著,《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5期
22.论文《壮族都老制民主与古希腊城邦民主之比较》,独著,《学术论坛》2014年第5期
23.论文《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之比较》,独著,《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4.论文《海南黎族传统习惯规则的法治化思考》,发表于《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一期。
二、学术获奖
1.专著《中越关系研究(1950-1975)》获第五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三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合著《东南亚政治制度》获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二等奖
3.论文《海南黎族合亩制民主探微》获2018年度三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论文《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实现现代转化》获第十四期广西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广西社科联颁发)
5.论文《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博弈论视角:“囚徒困境”之破解——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获首届全国“府际关系与区域治理”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四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广西社科联颁发)
三、科研项目
1.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南航海文化史与南海主权研究”,已结项,排名第二
2.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黎族自治传统对海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已结项,主持完成
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社团主义(corporatism)视域下的东盟一体化及中国方略”,主持完成
4.2019年海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学科共建项目“海南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救助研究”,主持完成
5.2023年海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海南海洋治理现代化与南海开发利用研究”,在研
四、研究方向
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现代民主法治建设、海南民族与历史文化

(三)许寿童教授

      许寿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访问学者,日本立教大学、延边大学、汕头大学教师职务。主要从事社会问题、跨文化社会问题、国外老人问题研究,讲授《社会调查研究》《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中日韩社会比较》《民意调查》等专业课程。在汕头大学任职时作为硕士生导师指导过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担任中国朝鲜史研究会、韩国东亚日本学会理事或会员。主持“中韩合作解决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二战时期日本的海南岛购买计划”等省部级课题。已发表《“候鸟”流动人口与市民化》等30余篇论文和2部专著。拟担任《社会研究方法》《贫困与发展》等课程教学及培养工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代表性论著

3.主持的科研项目或研究课题

4.获奖

科研项目应用及获奖、专利情况
(1)论文关于日本侵琼史迹海南三亚“朝鲜村”千人坑的保护与开发被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三亚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论文集》(南海出版公司,2017.8)收录。
(2)2012-2013年度和2013-2014年度连续两年获得社会发展学院科研学术三等奖和一等奖。
(3)2012-现在连续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理事。
在教学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或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1)参加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体验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荣获2019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17年暑假,本人带领社会学和行政管理专业5名学生到海南屯昌县进行大学生三下乡精准扶贫社会调查实践,帮助学生培养问卷调查、访谈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也为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掌握了有益的调查数据。
(3)2016-2017学年度本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成绩显著,荣获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实践优秀指导奖。
(4)本人参与了法社学院申报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工作,参与撰写申报书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苏米雅教授

      苏米雅,男,1972年生,蒙古族,日本京都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三亚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受聘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委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项;海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研究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社会发展的多元维度与深度治理策略。
      在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方面,探索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趋势,并研究如何通过创新的社会治理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深入分析社会变迁的动态过程,探究其在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对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主要关注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研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在具体社区、村落中落实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任务。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在边疆社会转型发展方面,关注边疆地区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趋势。研究边疆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边疆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提出符合边疆地区实际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以促进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五)地木拉提·奥迈尔

      地木拉提·奥迈尔,男,哈萨克族,新疆伊宁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汉堡亚洲学研究所访问学者(1994年),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及外国人研究员、博士后研究(1995年),德国科隆大学民族研究所访问学者(1999年),德国科隆大学民族研究所客座教授(2000年),德国洪堡学者(2001年)。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一二届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萨满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2005年至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宗教人类学会常务理事,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2018年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新疆社会学会副会长,新疆历史学会副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外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985民族问题研究特聘教授,世界银行新疆高等级公路社会评估专家组长(1998-2003)。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与宗教学负责人(2002-2007),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学科负责人(2007-2012),自治区高峰学科民族学学科负责人(2008-2018)。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巩固和发展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 等在内的重大项目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文旅部、新疆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0项,国际合作课题5项。出版系列著作《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系列著作2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分别用中文、英文、德文、日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组织并主办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草原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与西部发展论坛(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已办8期),多次组织主办全国性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等学术活动。
(六)于航副教授

      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社会学系副主任。
      中国海洋社会学学会理事。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海洋治理理念转换与南海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并曾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三沙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在《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交流》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开展的海洋治理理念研究实质上是通过研究其转换过程把握海洋治理理念是如何发展的,以此掌握其发展规律。
      此外,学术界对“海洋国家”“蓝色文明”“海洋文明”的认识,长期深受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区,束缚着中国的海洋战略思考。力求通过海洋治理理念转换的研究透彻分析海洋治理理念如何发展,反思既存话语体系,完成一个祛魅的过程。教学经验也十分丰富,主讲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获评“海南省本科一流课程”,曾获校教学大赛一等奖。
(七)张琴

      张琴,江苏盐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主持市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参与省级项目5项、国家重点项目1项研究。先后在《农业经济》《领导科学》《社会福利(理论版)》等杂志发表论文24余篇、核心论文3篇,著作1部。合著的论文《“三区”社工人才项目的实践困境探究》荣获2014年度海南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优秀奖。2021年,荣获海南民政厅政策理论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2022年12月,荣获第二届“海南省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奖”。2023年5月,被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

(八)柴玏

      柴玏,2023年4月毕业于日本东洋大学,取得社会福利学(社会福祉学)博士学位。
      现任东洋大学人类科学综合研究所客员研究员,日本儿童权利公约综合研究所研究员。
      2019年至2021年主持公益財団法人日本ユニベール財団研究项目。在日本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18年至2020年在日本儿童权利公约研究所研究总会、2023年东洋大学社会福利学会学术会议中做报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为儿童福利学,主要涉及家庭寄养与家庭收养、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领域。
(九)吴家丽

      吴家丽,女,汉族,海南白沙人,中共党员,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级社会工作师。现任教于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工作、儿童救助与保护、农村和民族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等领域研究。应三亚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邀请开展了三亚市社会工作者培训工作,曾多次参与社会工作项目的评估、基层治理调研。现主授社会工作概论、社区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伦理学的邀请等课程。

四、2021年-2024基地研究成果
【国家项目零的突破】
      2021年度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法开展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故本研究中心把重点放到了申报纵向课题及协作课题上,2021年本中心共有7名教师申报国家社科,5名教师申报省社科,8名教师申报校有和市级项目。经过本研究中心人员努力,2021年在民族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申报实现了零的突出,另有1项国家社科本部西部项目申报成功。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编号21AMZ007)的申报,由本研究中心负责人肖芒教授主持,本中心参加者有李静、黄慧、张琴、陈凯、韩潇霏5位老师参与;本中心于航老师主持的《国家海洋治理理念转换与南海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1XSH020)为本中心增加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
      2022年随着疫情减弱,本中心主要围绕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组织课题参与者和主持者开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调查,前往海南4个地级市和2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0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4个县和6个民族自治县开展调查,问卷调查3000多人次,包括黎族、苗族、回族、疍民、汉族(包括华侨、侨眷)的调查。前往海南各大图书馆进行文献调查。
【加强地方民族宗教历史及现状调查】
      2022年与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合作,开展《三亚回族中小学女生服饰文化变迁调查研究》,经过半年调查,完成16万字的调查成果;2023年—2024年与三亚市人大继续合作,开展《三亚市烈士亲属口述史调查》已完成350多位三亚革命烈士亲属调查和资料整理,已完成25万字以上的调查材料。2024年与三亚市吉阳区委统战部合作,开展《关于吉阳区宗教现状调查》的课题,完成九万余字的调查报告及300多幅照片。2024年初,与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合作完成《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文旅产业发展调查》。
【年轻研究者项目和成果持续增加】
      2021至2024年,本研究基地吸纳大量年轻教师,包括博士、硕士教师,同时也吸纳硕士生和本科生加入本基地的课题调查研究,增加年轻教师10余名,硕士生5名,本科生10名。人数的增加,一方面扩大了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培养了梯队研究队伍,同时,年轻人的加盟增加了项目申请的力度和论文发表的数量,也给基地增加了活力和新思维。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三亚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

    • USY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微信公众号

    • USY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抖音号

    • USY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手机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