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在线下的开学典礼上和2023级的新同学见面了。几周前,隔着屏幕给同学们讲了开学第一课。
上次课的内容有五个关键词:学习机会,大学责任,学业投入回报,四种能力,Z世代。今天,借开学典礼机会,我先再强调一下对Z世代的几点认识,然后再讲现代的分工化与多元化对Z世代的深度渗透,最后讲排序思维排序能力对Z世代的重要价值。
关于Z世代的几点认识:
第一,Z世代有鲜明的年代特征,这是个被教育长期忽视的隐匿社会,结成的时间已近二十年。存疑的是,你们新同学是否也具有这个社会的特殊属性?
第二,Z世代主要通过网络结成不同以往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共同体。
Z世代通过网络解决了主流社会或成人世界没有解释或无法解决的很多问题,尤其是解决了青春年少时成长过程中具体而微、难以启齿的烦恼难题,而在这方面,主流社会却高高在上、固执己见、常常缺位,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既不能正面回应,更不能直指人心。
这样的结果,在家庭、在学校、在职场、在社交领域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实际已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宏大叙事继续我行我素的奔着宏大下去,Z世代隐匿而微小的社会则不断集腋成裘的壮大起来。其中:
第一个平行世界是包括家庭、教育、职场和社交领域在内的主流社会与Z世代非主流社会的平行。
第二个平行世界是Z世代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现实行动世界的平行。
重要的是,Z世代通过网络集体眼神的确认,早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共频道,而这个频道与主流社会并不都同频。
有趣的是:只有商业和文艺会侧耳捕捉年轻人奇异的声音。
有趣的是:Z世代对被忽视既不沮丧也不抗拒,而是发育出一套高明的策略来应对与主流“说不到一起”的困境。
这个策略就是,通过塑形虚拟世界,再塑造现实世界。
具体说,Z世代在网络、在同辈群体中各自生龙活虎,而在家庭、学校、职场则隐身隐形。
这是典型的基于经济考量的相处策略:
一边在成人世界尽可能躺平、闪人、隐形,一边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加班加点的各种倾心塑形;或者是,一边与成人世界虚与委蛇,敷衍了事,一边在相互认同的世界里真心诚意,激情似火。
可以说,Z世代在两个平行世界里,尊重着并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且已炉火纯青。
对此,教育的视线、思维与行动已经迟钝和淡漠太多太久。现在,是时候要正面面对了。
教育需要直面Z世代迥异于前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法、行动策略,我们学校迫切需要与年轻人一起探索能够更好学习、更好生活的新方式。这种探索,对师生彼此都是压力。但我相信,我们这所年轻的大学愿意与年轻的你们一同在挑战中共同成长。
关于劳动分工与多元化世界对Z世代的深度渗透:
在开学第一课上我讲到,人类开始现代化以来,“分工”与“多元”的划时代意义。
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类,从生产分 出更多职业,到生活分出更多角色等等,现代世界以越来越多的细分功能与越来越多元的复杂关系,构成宏大现代社会澎湃向前的基础。
分工化的趋势结伴而生了多元化的潮流,可以确信:在法治环境和协商有效的条件下,分工与多元会成为人类现代文明创造力的极好营养。并且,这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景观:即再不稀罕唯一的标准,再不欣赏一致性的嗜好,也再难有效调动起各种的整齐划一,甚至再无趣于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相应的,对教育与课堂,再也不希求标准化答案并厌恶千人一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可以统统纳入到现代性的特质,早就包裹在人类现代以来多元、包容、尊重个性选择、保持彼此距离、相互讨论协商等等的现代文明范式中了;当然了,这些被后来的哲学家们称之为科技理性的现代特质,也已经同时埋下了韦伯式“现代性铁笼”或鲍曼式“液态现代性”等等攻陷现代人思想、情感及道德的隐疾。
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全覆盖,现代分工与多元的合法性、开放性与其隐疾,迅疾都被年轻群体尤其是Z世代集体悦纳、或深度渗透了。
如何评价或如何应对这种良莠混合的状态呢?我为Z世代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学会排序。
上一课我特别指出,Z世代与互联网为伴的一个弱点是,系统性缺乏。
知识需要系统性建构,价值选择需要系统性比较,行为决策需要系统性支持,等等,而互联网的碎片化经验,却容易忽略系统性的价值。
今天及以后,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跨界思维、跨界知识和跨界能力才能应对;而跨界,意味着必须集合更大空间、更长时间的系统性优势,如果行动者仅仅应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价值趣味,则不能作为胜算的资本。
因此,在互联网弥漫即时性与碎片化的时代,教育应该挺身而出,在支持兼容性的同时,主张排序优先。相信,“排序能力”和现代分工化、现代多元化同属重要的现代气质。对于深陷多元化并穿行于两个平行世界的Z世代而言,排序能力,可能是一种需要恶补的能力。
实际上,世界到处充满排序。由于全球化,世界连接在一起,但全球共同急迫生存的事务与各国不同紧迫的发展事务未必都重叠,比如在碳排放行动上,各国行动的参差不齐,背后便是不同国家共同的全球义务与本国利益优先考量权衡后的不同排序结果。
同样,由于世界连接在一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重要。对国家利益的多寡长短的排序,决定了国家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同理,一国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策略谁优先的排序方式。中国经济学界持续存在一场经济政策取向势若水火的争论,背后其实是为各自站位的立场在争优先排序。
相似的例子,也可以在一国不同区域发展、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同路径选择中见到,背后也是基于效率效益考量的排序冲动。关于各种主张与其背后的利益诉求关系,西方的政治学开宗明义直奔利益,并无避讳;费孝通先生则早在论述儒学差序格局时,一针见血的揭示了儒者施加仁爱由近及远的降序关系。
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价值选择伴侣利益考量,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版本。
那么,具体到Z世代每个人的行动如何做出有利的排序选择?
可持续性。这是一个经常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容易被性情远大于心力的年轻人淡漠的指标。
在此,我不能免俗的提出告诫:
并不怀疑年轻人早就明白在多元取向中需要轻重缓急排序的道理,但还是要提醒年轻人,不要轻易笃定自己的排序能力、排序定力。
网络的优惠并存着碎片化伴随即时性的陷进,而碎片化、即时性则定然难以构成“体系性”“完整性”“长时段”等为人做事的胜算品质。
没有知识体系的支持、没有基于学理的理性讨论、没有基于长时段实践经验的认知能力,选择和决策是不可靠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直播风起云涌。直播可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新的机构传播方式,还可能成为一种个体与世界新的交往沟通方法,为此,众多直播平台敏锐的应运而生。一方面,这些平台降低了普通人与大众沟通的成本,另一方面,有些直播平台又在压缩直播者长期的升值空间。
有些年轻人轻易与直播机构一下子就签八年的归宿合同(类似训练生合同),签署这样不利于自己后续发展的合同,这看起来是一个商务经验不足的问题,背后却反应了一个人学业和职业规划排序的能力不足。经不起即时诱惑,捂不住长线投资;急于享乐,不留后路;高能于消费当下,低能于经营未来。
Z世代,醒醒,每个人都还有明天。
上次课提出的大学学业必要养成的四种能力,即能够更好的感知与领悟世界、社会、人的认知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生产生活及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够进行开心创新和产品存在的实践能力,能够进行思想探索及组织领导的思想力和领导力。
四种能力是学业成功的标配,也是学生能否科学规划自己未来有排序能力的标志。
四种能力虽然与大学期间同学们的娱乐、运动、交友、恋爱、旅游、挣钱、创业等等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但是却与它们存在排序上的竞争关系。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孰重孰轻,自不待我再赘述。
衷心希望新同学们能够在开启四年大学学业之时,发挥Z世代心性与视野所长,抓住时代高技术与新经济发展的机会,融入学校产教融合促进成长的学业生活,养成在多元选项中从长计议、从重计议排序的能力。
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长线和从服务国家社会的高线出发,培养自己取舍长短远近和轻重缓急的排序思维和排序能力。
不负学业,不负韶华,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待。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