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文化,铸牢思想根基,引导学生重温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开展了“我家乡的红色故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走进家乡,瞻仰革命遗迹旧址,寻访革命先烈,记录感人事迹,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方式学习、记录、宣传家乡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孙清逸:追忆芦苇荡峥嵘岁月,传承沙家滨革命精神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是一个著名的江南水乡。一直以来,人们印象里的江南水乡是吴侬软语、船桨芦荡,似乎到处都透露着温润与谦和。自抗日战争以来,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地方,长久流传着脍炙人口的抗日故事。这个地方,名叫沙家浜,沙家浜芦苇荡的抗日传说一直是常熟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红色情怀。
当时,日伪军经常“扫荡”,搜捕新四军伤病员,杀害无辜群众。后方医院缺医少药,居无定所,经常转移。当时的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决定把后方医院和伤病员安置在阳澄湖附近的农民家里,依靠人民群众掩护伤病员,一有情况马上转移到芦苇荡隐蔽。沙家浜的故事就由此产生。
手提“煮三江”的铜壶,穿梭在“春来茶馆”里,阿庆嫂用她那机智勇敢和“滴水不漏”的口才,与日伪军斗智斗勇,掩护新四军伤病员们的转移,成为了这条隐蔽战线最前沿的战士。当时后方医院没有固定的地址,日伪军一来,群众和医护人员就得带着伤病员一起转移,每逢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就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密密的芦苇荡中。待敌人走了,再将伤病员接进村子。那片莽莽苍苍的芦苇荡不仅是天然的庇护所,也是伏击日寇的好战场。
阿庆嫂的原型是时任中共横沔(沙家浜)区委书记朱凡烈士,原名陆慧卿。 1938年,陆慧卿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雪影社”做救亡工作,义务担任夜校教员。此时,她改名朱凡,她自己解释:“朱,红色,代表革命,我要做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芦苇荡中不断上演,阳澄湖畔成了抗日战争中催生“芦荡火种”的革命摇篮。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这片芦苇荡受村民保护养伤的战士,把这段经历记述了下来。1960年,上海沪剧团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沪剧《芦荡火种》,一经演出,便大受欢迎。1964年,北京京剧团将《芦荡火种》改编成现代京剧,并定名为《沙家浜》进行公演,广为传唱,剧中阿庆嫂、郭建光等角色深入人心。